close

 

※本文由網路資料整理而來,各地民俗風情或地區民族而略有不同,此篇僅提供網友一個基本的參考,網友們可依祖先流傳的習慣方式進行;心誠則靈,清明時節祭祖,除了能得到祖先的庇佑之外,清明祭祖的習俗,也能夠給後代一個追思先人、做人不能忘本的良好示範,有其重要的教育意義;在世者也能藉由一年一次的重要節日反省往年作為、和祖先稟報後重新出發,有洗滌心靈、安定信念的效果。

 

雖然在台灣目前火葬比以往的的土葬為多,因此有些人家不再有”掃墓”的行為,但是在清明(或是任何想和祖先祈願的時間)其實也都還是可以祭祖、追思先人的,前提就是要擁有虔敬的心思,現在,就讓我們來看看清明的由來和傳統掃墓的程序和方式吧~~

 

●掃墓是從遠古就有的習俗,而大約是在唐朝時,慢慢演變為在「清明」時節由家中長老集合家族的人,至祖先的墳墓做清掃和祭拜的一種家庭重要聚會/祭祀活動。

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節氣,在春分後的十五日,約等於陽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,在台灣,1979年政府將清明節定為45,許多人會在這天掃墓,不過在習俗上,這個日子的前後幾天也都是可以掃墓的,而台灣的客家人比較特別,會在元宵節到清明節這段時間擇期去掃墓。

掃墓時習俗上是吃寒食(不會在墳墓的地方開伙煮飯),通常大家攜帶的寒食會有春捲和粿、蛋等等。也有民族會食用青糰。

春捲的作法是以春天出產的青菜為主,如豆芽菜、韭黃、韭菜、芹菜、紅蘿蔔、筍絲、香菜,然後再加上豆干、蛋皮、肉絲等(不過似乎也有家庭習俗會用全素的) 再撒上花生粉、糖粉等,用1~2片餅皮包起,就成了春捲。

青糰(或稱青糰子),是使用糯米拌上草汁,用成小球後蒸熟製成。可製成有餡或無餡。甜鹹皆有。(草汁各地所使用的植物略有不同,有麥草、艾草不一)甜的有豆沙或棗泥做內餡,近年來也有豬肉餡口味。

清明使用的粿則有發粿、草仔粿、紅龜粿等,各有象徵發財、祖德流芳、長壽的意義。註:通常新墳只會使用綠色或米色的粿

 

掃墓流程(各家傳統會略有不同):

1.清掃、割草

2.若墓碑字跡模糊應重新上色

3.將墓紙以小石壓在墳上

4.祭拜后土(墳墓的守護神,即土地公)

5.祭拜祖墳

6.吃春捲或粿、蛋等

7.再次清潔,跟祖先稟報後再離開

 

詳細說明:祖墳整修完畢後,開始祭拜。祭拜時,在墓前供奉牲禮(三牲或五牲) 、刈金、壽金、燭等、或十二道蔬菜(如韭菜、魷魚、春干、甜菜、甜芋、肉脯、蒿菜,蓮子、棗子、竹筍、豬腸、苜頭)和粿類(紅龜粿、鼠麴粿或草仔粿)及刈金、銀紙、往生錢、燭等;若是新墳,則必須供奉五牲(如豬頭、雞、鴨蛋、麵粿、紅龜粿),祭品擺好後,點香向后土(墳墓的守護神)祭拜,婦人要在新墳前哭號,禮拜完畢,先燒刈金、壽金給后土,再燒銀紙等給祖靈,紙錢燒完後,在紙灰上灑酒(稱為奠酒),最後鳴炮禮成。在收供品離開前,要將雞蛋、鴨蛋在墓碑上打碎,將蛋殼丟在墳上,象徵「脫殼」或「蟬蛻」,表示新陳代謝。從前,還有將紅龜粿、麵粿分給當地的小孩子吃的習俗,稱為「揖墓粿」(又稱乞墓粿、印墓粿),象徵「祖德流芳」。

 

  • 建議掃墓時間在早上10點至下午3點前,此時陽氣較重。以現代觀點來看,太早或太晚都不適宜,原因應是因為清明時節常會下雨,雨多泥濘易滑,光線不夠亮,滑倒難免危險,畢竟經過一年可能草都會長得較長,因此選擇光線較亮的時間去掃墓較宜。

 

  • 掃墓後進家門前應過火、或去人多地方接觸陽氣、回家後先洗澡,建議可使用艾草洗澡等,以去除陰氣。

 

  • 若因種種原因,無法回鄉祭祀者,也可以在家祭拜祖先。方法是朝家鄉方向,擺上祭拜用的食品,燒上三支香,鞠躬三次,稟報祖先。並燒紙錢祭祀。

 

  • 掃墓禁忌:
  1. 懷孕婦女或月事來不宜去祭拜。
  2. 七歲前太小的小孩也不宜去祭拜。
  3. 提醒同行小孩不可嘻笑怒罵,要有虔敬的心。
  4. 注意不可踩踏到先人或其他家族墳墓。
  5. 也忌對其他墳墓用手指指點點。

 

禮御生命美學與您一同尊重生命、追思先人,期待您擁有美好的每一天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禮御生命美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