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智    
  醫生們對失智有特定的看法,它指心智能力的喪失或損壞;失智  症患者是清醒的,其智能損壞程度會愈來愈嚴重;健康老人與老人失智症有以下特徵是不同的:
1.一般健康老人之健忘症是忘掉東西放置的地方,或走到某處忘記要做什麼,等再走回來又想起了,他們偶會忘記自己經驗的一部份,但失智者會把經驗忘得一乾二淨,如不記得如何煮飯,或者午飯吃了,都想不起來,常會一再要求吃午餐,或一再去洗澡。
 
2.失智的另一特徵是判斷能力很困難,例如:你問他要麵或飯,若詢問者先說麵,結語是飯,則他會回答是飯,但如果詢問者換順序問先說飯再說麵,則他會回答吃麵,他只是順著結語的詞回答;同時他也沒辦法心算,用100-7,結果再減7,他會說不知道或忘記了。
 
3. 在短時間從事的活動,你問他,他會說忘記了,例如:帶他去市場,回家後問他剛才去了哪裏,他會回答不記得了,也不知道今天是幾月幾號,現在是幾點,甚至認不清自己現在在何處,故人、時、事、地、物是混淆不清的。
 
失智症引發的原因很多,有近百種原因,大致分兩類,說明如下:

1. 可逆性的失智症:生理代謝失調、創傷、毒物(酒精、重金屬、有機毒素)、感染、自體免疫疾病、藥物、營養失調、憂鬱、常壓性水腦症,經治療後可以改善,但並不保證可以完全改善。
 
2.不可逆性的失智症:依Katzman等人1988年所做的研究,有下列分類:
中樞神經系統的退化性疾病,如阿茲海默症、巴金森氏症。
血管性異常現象:多發性血梗塞失智症、心衰竭引起缺氧症等。
創傷:頭顱大腦傷害、拳擊性失智症。
感染: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、進行性多發性血腦病變、腦炎後失智症等。
 
對於懷疑患有失智症病人應送醫院尋求老年醫學或神經內科、精神科、家醫科等科做集中病史與身體檢查;不過,家人還是可以從以下幾日常生活功能與行為來判斷:
 
1.    學習困難:經多次學習,有困難記住最近的對話、事件、約會,經常把東西放錯地方;
2.    處理複雜任務有困難:過去經驗會的,但疏恣B填支票、領錢等;
3.    合理化能力降低:無法以合理方法對問題作反應,如地板濕了,不會處理,且對社會規範顯示出不關心、忽視,如隨地大小便或暴露性器官;
4.    空間能力和導向失調:認路、家中物品擺設之熟悉表現困難,會迷失不知回家的方向或路;
5.    語言表達困頓:選用文字表達其意念或與人對話顯得日增困難;
6.    行為:表示消極或較沒有反應的態度,且表現易怒、多疑,對於看到或聽到的,做錯誤的詮釋。
 
失智者的心理:
1.    初期之患者有憂鬱的心情,因為他會想辦法阻止健忘障礙的發生,或掩飾其健忘與失去記憶的事實,故對一個相同的問題,會反覆的提起,也儘量不被他人發現出自己有健忘的症狀,因此,家人不仔細察覺,大都會否認自己的親人有失智症。
2.    因為健忘對於重要的工作執行有困擾,因而表現懶散、心情不佳,故不想作飯、清理家務或洗澡。
3.    對於家人說出他異常的表現時會哭,或陷入憂鬱狀態不吃或一直吃,或表現謾罵的行為。
 
家中有失智者的親人應如何照顧?
1.    因為失智者有顯著智能與誑侅紫N水忘記關火,或不知道物品的圖象,如大便誤以為可以吃或當粘土玩,故應有人陪在旁邊給予提醒或保護。
2.    大約有10%的失智者有「徘徊」的現象,如我想出去、我想回家,照顧者會順其意帶他繞一圈後,說回到家了,切勿與之爭執現在已在家,回什麼家,會增加其混亂。
3.    夜間異常行動,如喊叫、翻找東西,是因為表示看到不存在的東西,或聽到不存在的人聲,皆由意識障礙所產生的現象,例如把檯燈看成小孩子站立在那裏,是一種幻覺而造成的混亂,處理方法是在其房間及活動範圍,點較亮的燈光;老人三更半夜大吵,予以安靜柔和的話語安慰,勿暴躁對待。若起來翻東西,詢問其找什麼東西,幫助他找,並表示晚上燈光不佳,天亮再繼續找,然後帶他回房間休息。
4.    其他異常行為,如不潔行為、玩弄性器官、異常進食、玩火、破壞東西、暴力行為,勿指責謾罵,否則只會增加其混亂狀態,應請求醫療查明及藥物治療,使能控制病情
 
其實失智者希望被接受、被喜歡,故其群帶家庭勿給予孤立感和分離不安感;當然照顧者也有疲勞與無耐感,可尋找社會支持資源,如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、台灣失智症協會等團體,學習相關照顧技巧及支持團體,使照顧者生活能在常模下繼續運轉,失智者亦受到應有尊嚴照護。
 
資料提供:台大醫院北護分院 吳玲娟主任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失智症 老人失智
    全站熱搜

    禮御生命美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